在真正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大致知道其中的剧情,因为无论愿意与否,或多或少都会被朋友剧透东一点西一点。因此初读简爱的时候我是保持着平和的心态,一点点观察着简爱小女孩的生活。

她很倔强,不肯服输,因此能在姨妈将自己送走的前一晚,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愤怒和憎恶发泄出来,小孩子的语言让成人都感到害怕。那时的她,内心满是对世界不公的愤恨。这时她认识了好朋友海伦,一个昙花一现般美好的女孩子,她好像很早就知道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的道理,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安慰简爱,不要为她悲伤。感谢海伦,让那个年纪的简爱成为了一个对生活充满积极的人。

后来,直到学校内像亲人一样对她的老师远行,她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,于是十八岁的她迈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步——离开学校,为自己找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。就是在那里,她度过了最美好的日子。

爱情,总是猝不及防地出现。

或许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女孩,尤其是在身份和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、在浮躁和以貌取人的社会、在人言可畏的时代,能够直面内心的感情,理智地对待爱情,是难能可贵的。我尤其喜欢“第一次着火”这一幕情节,那时的简爱还很懵懂,面对罗切斯特的种种试探,两人之间巧妙的过招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萌芽,真的替他们感到开心。说起来,罗切斯特作为一个社会老鸟,拥有过丰富的感情经历,却无法正视自己内心的情感,偏偏要不断试探简爱,直到她先用勇敢和真实迈出第一步,这场试探游戏才落幕,他们也才真正地在一起。

后来就是例行接受考验的环节。简爱无法接受自己爱的人欺骗了自己仍有妻子而痛苦不堪,选择独自离开;罗切斯特独自承受失去爱人的痛苦,却又疯妻被束缚,依旧遵从善良选择继续照顾她。

直到后来,圣约翰表哥为了自己的传教事业向简爱求婚,希望她能和自己去印度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的同时并传教,理由仅仅是因为她的性格适合。在这一晚,她终于决定,无论结果如何,要再去见一次曾经的爱人,也是一直爱着的那个人。

PS:关于圣约翰表哥这个人物,和朋友探讨的时候我觉得他就是PUA专家,从而非常讨厌他;但是朋友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认为,这是一个推动简爱去见罗切斯特的契机。即如果没有圣约翰这个人,或者这类人,就不会迫使她在短时间内认清自己,认清爱的人。